有时候,外卖江湖比NBA季后赛还乱。你说京东外卖收了达达,这操作一开始看着就像是俩顶流组CP,场面是有了,气势也有了,后台那套“升级”姿态摆得明明白白。可天知道,升级归升级,后台那点老毛病,真是像冬天北京的雾霾,说来就来,怎么赶也赶不走。分级派单这事儿,骑手群里早就是茶余饭后的固定话题,谁要是抢到近单,那绝对能吹三天:“兄弟们,今天我摸到优质单了!”有人发了截图,群里一片“膜拜”,气氛很像初中同学考试时突然有人考了满分——难得,太难了。
午高峰那阵儿,骑手们都像困在游戏副本里。系统突然一顿骚操作,往你手机里塞远单、垃圾单,甩得人头皮发麻。有些单子看着就是坑,地图上都快溢出来了。你不信?真有哥们接了六公里的单,回来的路上顺便了解了城区新规划。那些抢不到单的就干脆坐在电动车上刷手机,刷着刷着就开始反思人生:到底是谁把外卖江湖变成了“谁跑得远谁吃亏”?有人吐槽,平台这操作跟足球换裁判似的,谁也猜不到下一个哨声会不会让自己直接下场。
系统给众包骑手的优质单几乎成了传说。亲兵骑手和团队骑手,仿佛自带光环,近单、好单全往他们手里塞。众包的只能捡捡边角料,拼手速也拼不过后台分配。有时候系统还玩“激励”套路,把又远又难的单子价格往上提,指望有人冲动之下接下这烫手山芋。你要是真不愿意接,拒单几次,系统二话不说直接请你下线,留下一句无声的“辛苦了,下次再来”。
后台高层的脑洞也是够大的。为了让“垃圾单”变香,单价提得比去年中超转会还猛,试图用钱砸出运力。可骑手们心里有数,钱再多也不顶用,毕竟一顿操作猛如虎,回来一看还是原地踏步。跑得多,累得多,捞不着啥实在的甜头,干脆下线,回家睡觉,平台那边单子越积越高,差评也跟着飞起。用户等得抓狂,平台焦头烂额,骑手群里一片“凉凉”弹幕。
说起这种分级模式,其实不算啥新鲜事。美团、饿了么早就这么玩了,谁家外卖平台后厨没点小算盘?优质单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,大部分骑手只能在底层刷存在感。有人觉得自己像足球场上的板凳球员,永远轮不到上场,偶尔能摸到球权就想发朋友圈炫耀。外卖圈的“效率至上”,说到底还是一场算法和人性的PK。后台盯着数据,前台拼命跑单,最后谁都没捞着好处。
偶尔看骑手在雨里奔波,真有点不是滋味。平台口口声声讲智能升级,骑手日子却越过越难。那些“创新”,到底是进步还是套路,谁也说不准。有时候觉得平台把骑手分级这套玩出了新高度,倒像体育圈里那些年薪千万的球星,表面光鲜,背后心酸一箩筐。别说骑手,连普通用户都能感受到送餐慢、服务差的连锁反应,差评就像连夜下的雨,说停就停不了。
你再回头看看别的圈子,娱乐圈、体育圈,甚至职场,哪家不是明争暗斗?体坛那点事儿,球星转会、球队分级,谁不是在夹缝里求生?外卖行业的派单内卷,和体育明星争抢首发资格一个道理。你以为努力就能逆袭?有时候命里没那点运气,怎么折腾都白搭。
数据不会骗人。平台说自己智能分配,科学激励,可优质单子还是那几个人在分。众包骑手拼的是耐心,平台拼的是套路。有人抱怨,系统像是“黑心班主任”,专挑软柿子捏。你要硬气点,直接下线,单子就堆着没人送。平台那边焦虑,骑手这边心里也憋闷。你看,外卖江湖的零和博弈,谁都别想轻松收场。
说到底,外卖平台和骑手的关系就像足球场上的教练和替补,谁都想拿下主力,谁都不想坐冷板凳。平台需要效率,骑手盼公平。技术升级绕不过人性这道坎,算法再牛也算不出骑手的委屈。没有骑手,哪来的用户好评?没有满意的用户,数据再漂亮也白搭。
扯半天,还是想问一句:你抢到过近单吗?你觉得这套分级派单能撑多久?外卖平台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?评论区见,不聊白不聊,说不定下一个爆单秘籍就在你手里。
倍顺网-全国炒股配资门户-专业股票配资论坛-配资门户公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